08
August
2024
素養教育
阿沙不嚕蝦問題 第七集

【Q09】台灣水果之最,究竟是香蕉還是鳳梨?
台灣並非主要的水果輸出國,但為何能自詡「水果王國」,且被鄰近各國所盛譽?(水果輸出國世界排行第一名為西班牙,亞洲榜首的菲律賓僅排第五名,台灣連前二十名都排不進!)
「水果王國」之稱,無關水果產量,而是來自可栽植水果品項極多且品質極高的緣故。此成果主因有三:其一、台灣地處北回歸線上,亦即熱帶與溫帶的分界線(四季分明兼有足夠日照與雨量);其二、台灣雖是面積不大的海島,卻有不小的地勢高度差(高低海拔的濕度與溫度具明顯差異);其三、台灣是農業技術高度發達的國家。
換個方式舉例,日本(溫帶)不適合種植的芒果、香蕉,菲律賓(熱帶)不適合種植的蘋果、水梨,在台灣皆可種植喔!因為,台灣高海拔地區可種植溫帶水果,低海拔地區可種植熱帶水果,再加上農技改良,使得原是外來種的各類水果,都長得比原產地更優質。
回到正題,這大概是幾年前的事了。筆者於講完植物生殖的某堂課後,一位女學生表情苦惱地問我:「不良!這哪個才是對的呀?」只見她左右小手,各持一張前晚甫列印下來,近似標題互槓的新聞資料:
「香蕉為台灣水果種植排行之首!」
「鳳梨是台灣水果產量之最!」
看倌們不妨一起來判斷~ 哪個標題才是正確的?
新聞呀~點閱率(涉及廣告收入)往往比內容(涉及採訪成本)更重要,在不偏離事實的前提,下標題往往就是一場讓記者費盡心機的文字任務^^” (所以,在查閱科學期刊時,請一定要檢視清楚資料來源與數據比較基準,因為部分學者為增加自己文獻的被瀏覽率,標題也會下功夫的。)
好吧!筆者公布答案囉~
前述兩者標題都沒錯!(只不過記者故意擇取有利文字罷了)
怎說呢?看倌們可瞧瞧,筆者當時所查,農委會官網之農作物統計資料:
【台灣主要果品作物排名】
|
種植面積(公頃) |
產量(公噸) |
||||
「?」 |
4.27萬 |
10.21萬 |
||||
香蕉 |
1.68萬 |
30.60萬 |
||||
芒果 |
1.61萬 |
15.56萬 |
||||
鳳梨 |
1.14萬 |
55.35萬 |
||||
芭樂 |
0.74萬 |
17.30萬 |
表列中的「 ?」是某類果實品項,但不屬於水果。
瞧出端倪了嗎?各種農作物,視木本與草本類型、採收週期長短、單株植物的每季結果(結穗)量…等變因,使得種植面積與產量並不會畫上等號。所以,依水果種植面積排名,香蕉是第一名(鳳梨第三名);若依水果產量排名,鳳梨是第一名(香蕉第二名)。當然,若將產值(台幣)也加入排行的話,那就會因量多價跌、量少價漲的經濟學因素而更加波動了!
嚴格說來,產量排名才是最常採用的市場排名。所以,台灣水果排名鳳梨應當在香蕉之前,也因它產量高,為避免跌價效應,其加工品遠比香蕉多,這也就是鳳梨罐頭、鳳梨酥、鳳梨乾極為普遍的原因。接下來,我們來個小問答。
問答前,先提醒兩個小常識:
-
其一,水果泛指果肉含水量充足的果實,也就是說含水量少的豆莢與堅果類作物雖非水果,卻算是果實喔。
-
其二,並非所有果實價值都在直接食用,亦有作煉藥、提取特定成分、加工成日用品等其它用途者。